设计之外的理论(五)
爱读微课 发布于47月前 1107次浏览

二八理论又叫做帕累托法则或者马特莱法则,是意大利经济学者帕累托在研究19世纪英国人的财富和收益模式时候偶然发现的。帕累托在调查中发现,80%的社会财富集中在20%的人手里,而80%的人只拥有社会财富的20%,这个理论反映了一种不平衡性,但它却在社会、经济及生活中无处不在,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诸多方面,并获得了各方面数据的印证。

二八理论

二八理论的核心思想是: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当我们花费100%精力去做某一件事情的时候,其中只有20%的精力投入往往是主导这件事成败的;另外80%的精力,尽管投入了,但往往效果并不显著。这个理论听起来似乎让人非常沮丧,但如果换个方向想一下,这个理论就是有正面意义了。

如果反过来想一下,如果我们能够找到那关键的20%,将80%的精力投入到那关键的20%上是不是效果会更好?是不是会让我们有更高的效率?这就是二八理论对于设计师而言的意义所在了。


二八理论在设计中的运用

对于二八理论的应用,首先要明确的就是:什么是关键的20%?只有真正弄清楚了那20%,我们才能更有效率更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


我们设计一个页面,真正花费在设计上的时间有多少?我们之前曾经提到过,各种不良的工作习惯让我们在各种和设计无关的事情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大大降低了设计师们的工作效率。那么完成一个设计,撇除那些无意义的事情,设计过程中,哪些因素对于设计而言是关键性的20%呢?

去除掉无意义的和设计无关的事情,在整个设计阶段(不包括修改),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情?首先肯定是需求分析,根据需求分析确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和设计风格。设计想法确定以后,就是素材的收集整理(这个阶段是最容易分心去干无聊的事情的),然后是从铺大感觉开始着手最初的整体设计。当大部分设计完成以后,就是小细节的收拾。当然,在设计过程中,各种权衡与纠结往往会占用大部分时间。一个网页设计,最效率的情况下,就是以这样的流程完成的。

那么,这些行为中,真正关键的那20%有哪些?需求分析、确定设计想法、设计大感觉,在我看来这些就是所有设计工作中最重要的那20%。

如果在关键性的20%中,我们再来个二八开,那么需求分析绝对是20%中的20%。如果说设计是“使用方法,解决问题”,那么“解决什么样的问题”就变成了设计师最需要弄清楚的东西了。“问题”指引着我们找到正确的方法,只有弄清楚了“问题”的方向,后面我们所做的工作才不至于吃力不讨好。


仔细回想一下,在实际工作中,你究尽花费了多少精力在阅读需求上?且不论那些完全不愿意搭理需求的设计师不在少数,真正愿意在需求分析上花费时间的设计师,事实上少之又少。这也就是为什么设计师们总是被各种修改、返工、加班赶稿所困扰的主要原因了。

确定设计想法是需求分析的衍生,如果说需求分析是找到“问题”,那么确定设计方法则是对应着“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解决对应“问题”,我们就能节约掉很多无意义的纠结和权衡。所以说,确定设计想法对于设计的意义,应该是不言而喻的了。


那么,让我们再回想下,我们会花费多少时间在构思设计方案和风格上?似乎也并不多吧。虽然感觉中花费的时间挺多,但仔细分析下,边找资源边做设计边去想的时候多,完整的有这样一个思考过程的就不多了吧?甚至如果仔细想想,还有很多“发呆”(咳咳,也可以说是在“找灵感”……)的时间在里面滥竽充数。边做边想,如果运气好,思路对,或许你效率会很高,但大部分情况下,这样做就是在给自己埋雷——你会为此在后面浪费大量的时间。

“问题”明确了,“方法”也找到了,那么我们就该“使用方法,解决问题”了。快速地将页面填充满大感觉,这是一个很有必要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让我们快速明确“方法”是不是行得通,是不是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在设计之初发现方法不可行,总比设计做完了再发现好很多,至少可以避免我们浪费时间做无用功。


可惜的是,在实际工作中,快速在页面上铺满大感觉这一步骤往往会被不少设计师所忽略,从局部开始拼装网页的设计师是不在少数,还有不少人是边做大感觉边深入,一不小心就在某些细枝末节深入过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是在设计到一定阶段后,把大量精力放到了纠结和权衡上的原因了。

那么,我们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只围绕着这关键的20%去设计,在这上面投入80%的精力努力做好设计,那样就一定能出好设计吗?

事实是否定的,因为设计这个过程中每个阶段,关键的20%都是不尽相同的。二八理论在整个设计过程中的运用中是会不断变化的,只有灵活运用二八理论,我们才能花费更少的精力做出更好的设计。


分析需求和确定设计方法阶段,最重要的是,自然是分析出需求中最为需求方所看重的那20%的核心商业需求,然后再有意识的通过设计方法,强调这20%的内容。

下图是一张网页的热点分析图,从热点分析来看,整个页面中成为热点的内容只占整个页面区域的极小一部分。是不是页面设计得不合理?当然不是,如果整个页面都是热点,那也就意味着页面上没有任何重点,从视觉引导的角度来说,这样的结果反而是失败的。

具体理论分析


所以说,我们在实际设计页面的工作中,没有必要将页面上所有的地方都花最大力气做精做透,我们的精力应该花在有意识的强调那些我们需要他们成为“热点”的部分,这些部分自然不能是我们靠主观意识去选择,归根结底还是要从设计需求中寻找答案。所以说,分析清楚设计需求,找到需求中关键性20%的何性需求,才是整个页面设计工作里,关键之中的绝对关键。


“问题”找到了,“方法”也确定了,这个时候素材准备就变得更有效率了。在素材整理的过程中,最关键的20%,除了找出我们需要强调的元素的素材之外,就是挑选出最能带动页面气氛的素材。从纯粹设计的角度来说,网页设计的过程中,最能快速带出设计效果的设计方式就是塑造恰当的气氛。所以塑造气氛用的素材,往往决定了网页设计在设计品质方面的成败。

设计的实际操作阶段,是一个从整体塑造到局部调整的过程。对于纯设计而言,这是最适合发挥能力的阶段,也是最考量设计功底的阶段,而二八理论对于这个阶段的意义往往是最大的。


整体塑造要求设计师有极强的大局观。通过全局的观察,在保证整体风格不出入的情况下,有意识的突出需求中最重要的那20%;并且保证在整体页面效果中,这20%不至于和剩余的80%格格不入。只要抓住这个规律,设计结果在总体上就不会与最初的设想有太大的出入,不会因为过于在意那20%而使得页面产生违和感,也不会因为过于注意整体而忽略掉对于那20%的突出强调。

整体塑造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开始局部调整。80%的整体设计决定了一个设计及格与否,但剩下的20%的局部调整,则是决定设计档次的关键性20%。局部的调整,似乎是突出“局部”两个字,但事实上调整的依据依然是页面整体的视觉效果,局部细节的深入只是为了能够更好的从整体上达成页面的阅读感。


局部调整这个阶段需要分为两部分去分析。前期理想的状态应该是这样的,80%的精力放在我们需要突出的重点与页面的整体关系上,剩余的20%则可以分配在整体页面的细致优化之类的琐事上。而在局部调整的最后环节,对于设计师的挑战已经不是“应该怎么做”,而是“应该怎么收手”了。做到什么样的程度是恰到好处的,这才是设计最难解决的问题。所以,在整个设计阶段的最后,我们理所应当应该在“权衡整体效果”上投入更多的精力。

总结

二八理论的实际意义就在于让我认清楚“什么才是问题的关键”,然后有意识的在这些“关键问题”上投入更多的精力。当然,理论的东西总是对立统一的。如果将二八理论运用到设计师自身成长的分析上,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也许我们花费了80%的精力在设计能力的提高上,但往往成就设计师的,往往是另外20%的设计之外的感悟上。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花费的那80%在设计上的精力是毫无意义的!——满分是100分,缺1分也是不行!


本文节选至

网页设计那些事

作者:王晖 

爱读|www.iread360.com

爱读 ,您的职业进阶课堂。聚焦热点专业,汇聚行业精英,打造精品课程,致力于为您提供专业的在线学习服务及线下高级培训


评论:
暂无评论!赶快抢首评吧
作者
提问/回答
0/2
文章
0
关注者
54
添加评论...
评论0
赞0
收藏0
APP下载
手机扫码下载APP
VIP会员
在线客服
微信客服
扫码关注微信客服
周一至周五 09:00-18:00
我有话说